關於
普遍獲得電力作為一項全球雄心日益突出,可持續發展目標7的確立強調了這一點,即“確保所有人獲得負擔得起的、可靠的、可持續的和現代的能源”。這一目標的內在邏輯是,在獲得電力或提高可靠性的家庭和企業中,電氣化對生產率(進而對收入)的預期影響。此外,關心電氣化項目經濟可行性的行為者強調了生產性利用在增加非高峰需求方麵的價值,從而提高商業模式的可行性。在這方麵,生產性利用被看作是具體地消除能源貧窮和更普遍地消除貧窮鬥爭的良性循環的引擎。
然而,考慮電氣化影響的文獻表明,電氣化和生產使用之間的關係可能是複雜的,影響研究的特點是結果高度可變。特別是,對有關電氣化和生產使用的文獻的審查表明,在現有經濟基礎很小的貧窮、偏遠人口中,往往難以產生影響。理解互補條件至關重要;真空中的能源獲取可能是一項糟糕的投資,而將電氣化戰略與其他幹預措施相結合,可能為提高投資的長期經濟可行性以及社區發展提供更有效的途徑。或者,能源獲取或改善質量的幹預措施也許應該針對經濟增長存在其他必要條件的地區。
文獻中的混合發現給致力於實現普遍電氣化的政策製定者、倡導者和實踐者提出了問題。這些包括:
- 在所有情況下,普遍電氣化都應該是基礎設施投資的重中之重嗎?
- 什麼樣的條件、資產或並行幹預措施能最好地使電力接受者實現生產影響?這些應該放在什麼優先級?
- 提供額外的服務或同時的幹預措施能否改善電氣化的影響,包括對最貧窮和最偏遠人口的影響,如果不能,相對於其他形式的基礎設施,優先投資普遍通電有什麼意義?
為了回應這些問題,杜克大學和樂施會美國分會召開了一次會議,召集了研究人員、發展夥伴、倡導者以及相關企業和從業者。召開會議的目的是:
- 建立關於電氣化對生產使用和地方經濟發展影響的知識狀況。
- 促進討論在生產使用方麵缺乏共識對旨在實現普遍電氣化的投資意味著什麼。
- 確定研究議程和優先事項,以滿足能源獲取利益攸關方和受影響社區最重要和最緊迫的需求。
文檔
研究員幻燈片: